Sergei Vsilyevich Rachmaninov
(1873 - 1943)

拉赫曼尼諾夫生 於歐內格(介於列寧格勒及莫斯科之間)的貴族之家,但家道中落。九歲時,父母將地產變賣並且離異。在家中六個小孩裡排行第五的他,很小的時候就顯現其不凡 的音樂才華,也許是來自鋼琴家父親的遺傳。一八八三年拉赫曼尼諾夫被送往聖彼得堡音樂院,但只待了幾年就轉往莫斯科音樂院,師承斯比瑞夫 (Sverev)。斯比瑞夫是個大師級的鋼琴家,備受崇敬,但同時也是位嚴苛的老師,他堅持學生要與他同住,如此一來他才能監督學生的整體發展過程,並帶 他們去聽演唱會或歌劇,以便與當時的藝文界名人結識。拉赫曼尼諾夫與另一男孩同住一間,兩人輪流練琴,必須練三小時以上。斯比瑞夫未曾鼓勵他成為一名作曲 家,這顯然埋沒了他的才華。在參加學生進修的和聲及作曲夏令營學校後,拉赫曼尼諾夫練習作了《升F小調鋼琴曲》。斯比瑞夫印象深刻並彈給柴可夫斯基聽,而 他也深深激賞,自此拉赫曼尼諾夫才正式開始學習作曲。但這並不是個成功的經驗,再加上與斯比瑞夫及作曲老師的不和,拉赫曼尼諾夫決定早一年離開學校。期末 考時他大獲全勝,在作曲上還贏得金牌。在頒獎典禮上,斯比瑞夫地出席了,雖然兩人決裂,但斯比瑞夫仍樂見他過去的學生贏得如此的榮耀,他把自己的錶送給拉 赫曼尼諾夫,拉赫曼尼諾夫對這一刻是永銘於心的。

拉赫曼尼諾夫個性執拗、嚴肅、沉默寡言,只有對少數至交才願意開口說話,同時對自我的要求和形象的維護非常重視,比較無法忍受別人對他作品的批評。他的第 一號交響曲發表會非常失敗,不僅樂評界給予無情刻薄評價,一般人也都異口同聲對它交相責難,拉赫曼尼諾夫因此自信全失,有三年的時間他精神衰弱,無法寫出 任何音符,他說:「我就像中風的人一樣,不知所措」。

這樣的低潮一直持續到數月後他一位富裕的友人為他在莫斯科歌劇院安排一次指揮的機會,情況才得以改善。   遷往莫斯科對拉赫曼尼諾夫而言是一大鼓舞,他又開始創作。但自旅遊英國回來後,他立刻再度陷入低潮。醫師尼可萊.達爾
幫助他度過這段時期,用暗示的方式為拉 赫曼尼諾夫治療,並不斷提醒:「你要開始創作,而你的創作一定是無人能及的。」此法果然奏效,拉赫曼尼諾夫繼續完成他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結了婚, 並育有兩名子女。

此後他的生活因作曲、指揮及鋼琴演奏而更加充實,咸認他是自李斯特之後最優秀的鋼琴家,幸運的是,我們至今仍可聽到地彈奏自己作品所灌錄而成的唱片。之後 幾年拉赫曼尼諾夫及其家人時常遷徙,一九一八年起住在美國,至一九三一年定居瑞士。他一生中的最後三十年,他主要的身分是鋼琴演奏家,因為作曲對他而言是 愈來愈不容易了。他是被在四十歲出頭即發現的癌症拖垮,在一九四三年最後一場鋼琴演奏會後一週他便死了,葬於紐約肯色谷墓園。


拉赫曼尼諾夫雖然是二十世紀的作曲家,可是他沿續的仍然是十九世紀由柴可夫斯基繼承下來的浪漫傳統,根據密爾斯坦的說法,他認為拉赫曼尼諾夫與柴可夫斯基 的音樂除了保有了蕭邦音樂中的浪漫元素、李斯特大鋼琴家的巨匠風範、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旋律是俄國式的,悲切、哀傷、優美而富旋律,雖然有的時候稍嫌冗長, 但卻是真摯情感的氾濫,聽他們的音樂,不能用貝多芬那種德國式的邏輯去要求或衡量。

重要作品

拉赫曼尼諾夫編寫了五首以鋼琴及交響樂演奏的作品,分別為四首鋼琴協奏曲及帕格尼尼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其中以第二鋼琴協奏曲第三鋼琴協奏曲最著名,《帕格尼尼狂想曲》中一段行板更是膾炙人口之作,被電影時光倒流七十年Somewhere in Time)採納為背景音樂。

鋼琴獨奏方面,最著名的莫過於他的升C小調前奏曲》。拉赫曼尼諾夫亦曾把多首古典音樂作品改編成鋼琴獨奏版本,較著名的有巴哈的前奏曲、Rimsky-Korsakov的Flight of the Bumble-bee、Kreisler的LiebesleidLiebesfreud等。

拉 赫曼尼諾夫曾編寫三首交響樂作品,《第一交響樂》對拉赫曼尼諾夫而言是失敗之作,他甚至把手稿撕毀,直至他死後,整份樂譜被才發現收藏於列寧格勒音樂學院 中,至1948年才於美國作第二次公演以紀念拉赫曼尼諾夫逝世五週年。然而,《第二交響樂》及《第三交響樂》仍是較出名的作品。拉赫曼尼諾夫亦曾編寫多首交響詩,如:Isle of the DeadThe RockSymphonic Dances等。

拉赫曼尼諾夫亦有編寫聲樂合唱作品,包括有彌撒曲Vesper MassThe Liturgy of St. John ChrysostomThe Bells。短歌Vocalise更被改編成不同樂器的獨奏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lassic1943 的頭像
    Classic1943

    Cantabile and Presto

    Classic194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